职场上的女性比例在逐渐增加,职场女性的合法权益也逐渐被众人所注意。
而提到职场女性的合法权益,就不得不说“三期”— —孕期、产期、哺乳期。
但是,很多人都在问:
“如果是未婚先孕呢?和已婚再孕享受相同待遇吗?”
其实不是。
虽然违反计划生育或未婚生育的女性劳动者也同样享受产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享受法定产假。
但是这里强调的是享有休产假的权利。
在具体的福利待遇上,未婚先孕跟已婚再孕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一、符合条件的女职工,有哪些生育待遇? 1、女职工生育按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产假。 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照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发放,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2、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超出规定的医疗服务费和药费由职工个人负担。 3、女职工生育出院后,因生育引起疾病的医疗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其他疾病的医疗费,按照医疗保险待遇的规定办理。 女职工产假期满后,因病需要休息治疗的,按照有关病假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规定办理。 4、女职工生育或流产后,由本人所在企业持当地计划生育部门签发的计划生育证明,婴儿出生、死亡或流产证明,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手续,领取生育津贴和报销生育医疗费。 因此,女性职工生育期间可享受=产假+生育津贴(产假工资)+生育医疗待遇+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 PS:生育津贴知识小贴士 生育津贴是由社保局先发放到公司账户上,再由公司发放到个人账户上。 如果生育津贴低于员工平均工资水平,那么公司需要补足差额。 如果生育津贴高于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那么公司就不需要向员工支付额外的产假工资了。 公司给员工缴纳了生育保险,所以员工就有生育津贴。 反之,公司没给员工缴纳生育保险,那么公司应该给员工发放产假工资。 生育津贴=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天)×假期天数 因为未婚先孕的女职工不符合我国生育规定,未婚妈妈无法提供生育证明。 所以,即便单位为其缴纳了生育保险,依然无法享受相关待遇。 违反国家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除了不享受生育津贴、医疗服务等生育保险待遇,还要缴纳社会抚养费。 但是,休产假是公民的法定权利,这个不受结婚与否的影响,未婚生育也可以休产假。 因此,想要享受所有待遇,只有2个基本条件: 1、单位为员工缴纳了生育保险; 2、员工的生育符合国家生育政策。
1、本网所有内容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北京普律法律咨询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普律法律咨询",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律师 "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除注明"来源:xxx律师"的内容外,本网以下内容亦不可任意转载:
(1)本网所指向的非本网内容的相关链接内容;
(2)已作出不得转载或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声明的内容;
(3)未由本网署名或本网引用、转载的他人作品等非本网版权内容;
(4)本网中特有的图形、标志、页面风格、编排方式、程序等;
(5)本网中必须具有特别授权或具有注册用户资格方可知晓的内容;
(6)其他法律不允许或本网认为不适合转载的内容。
3、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不得进行如下活动:
(1) 损害本网或他人利益;
(2)任何违法行为;
(3)任何可能破坏公秩良俗的行为;
(4)擅自同意他人继续转载、引用本网内容;
5、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注明“转自(或引自)普律法律咨询”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www.pulv.xyz。
6、转载或引用本网中的署名文章,请按规定向作者支付稿酬。
7、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8、本网以“法定许可”方式使用作品,已与知识产权所有者签署合作协议并支付报酬。如有未尽事宜请相关权利人直接与本网媒体合作部联系,联系电话为:18310766123。
9、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