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切换」
用户访问3478655 平台律师:181 总用户数量 :118210 今日访客:171 本月访客:57654
驾驶人不属于第三者,无论在车上还是车下,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来源:普律法律咨询
发布时间:2022-07-14 10:36:32
466

驾驶人作为车辆的操作者,因过错发生交通事故产生损害,其操作行为本身是损害产生的原因,这种因果关系不因驾驶人物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即不论驾驶人于事故发生时处在车上还是车下,都无法改变其自身的行为是事故发生原因的事实。机动车驾驶人因本人的过错行为造成自身损害,他不能成为自身过错行为的受害者并以此要求赔偿。即同一法律主体不能既是侵权人又是受害人,驾驶人不得基于自身侵权行为造成自身利益损害而要求自己的保险人赔偿。

齐某财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临沂市分公司财产损失保险合同纠纷一案

一审:山东省蒙阴县人民法院(2019)鲁1328民初2839号

二审: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2020)鲁13民终4369号

再审: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21)鲁民申6598号

基本案情

2018年9月17日15时17分许,刘某贵驾驶重型半挂牵引车牵引挂车,在侯镇鲁丽钢厂卸石灰时意外被车辆右侧的厢板砸倒并被热石灰埋在底下,造成身体表面积烧伤,右腿骨折。2018年9月27日,公安机关出具出警证明证实上述事实。事故发生后,刘某贵被送往医院住院治疗,其伤情经山东大舜司法鉴定所鉴定,鉴定意见为:被鉴定人刘某贵体表瘢痕形成,构成九级伤残。

刘某贵驾驶的重型半挂牵引车牵引挂车系齐某财所有,刘某贵是齐某财允许的合法驾驶人,持有A2型驾驶证,身体条件符合驾驶员资格要求。该车辆挂靠在蒙阴县安顺运输有限公司名下,重型半挂牵引车在人保财险临沂公司投保了机动车商业保险两份,投保险种主车包括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及其该两种险种的不计免赔特约险,其中第三者责任险的保险责任限额为1000000元;挂车投保险种包括机动车损失保险、自燃损失险及其该两种险种的不计免赔特约险,未投保第三者责任险。两份商业保险的保险期间均自2018年5月16日0时起至2019年5月15日24时止。

2019年5月10日,齐某财赔偿刘某贵医疗费、误工费等各项损失共计370000元。齐某财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判令被告赔偿各项损失共计370000元。

一审法院裁判:

保险公司应该赔

山东省蒙阴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1、关于刘某贵的损失,人保财险临沂公司应否在第三者责任险的限额内进行赔偿问题。本院认为,刘某贵虽是涉案保险车辆的驾驶人,但事发时其已经离开驾驶室并停止操作车辆,将自己置于车体之外,所处空间发生了变化,应属于受害第三者。同时,刘某贵停车卸货,该行为亦属于对机动车的使用过程,刘某贵在使用机动车的过程中,被车厢挡板及所载货物石灰砸倒并烧伤,符合三责险的保护范围,保险公司应在第三者责任险的赔偿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故作出(2019)鲁1328民初2839号民事判决: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临沂市分公司赔偿齐某财各项损失共计370000元。一审判决作出后,人保财险临沂公司不服,提起上诉,请求撤销一审判决,依法改判其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审法院裁判:

保险公司不应该赔

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1、关于人保财险临沂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六十五条第四款“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的规定,在责任保险中,被保险人是责任主体,第三者是权利主体,二者相互对立,同一主体在同一责任保险中不能既是被保险人又是第三者。案涉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中,被保险人是指投保人及其允许的合法驾驶人;保险责任为:保险机动车在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驾驶人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的直接损失,对被保险人应依法支付的赔偿金额,保险人依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对于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各分项赔偿限额的部分给予赔偿。故,投保人允许的合法驾驶人无论是否应对第三者负赔偿责任,其致害方的角色不变,都应与被保险人一并处于第三者的对立面。

刘某贵系投保人允许的合法驾驶人,其地位相当于被保险人,原则上不是第三者。根据侵权责任基本原理,任何危险作业的直接操作者不能构成此类侵权案件的受害人。驾驶人作为车辆的操作者,因过错发生交通事故产生损害,其操作行为本身是损害产生的原因,这种因果关系不因驾驶人物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即不论驾驶人于事故发生时处在车上还是车下,都无法改变其自身的行为是事故发生原因的事实。机动车驾驶人因本人的过错行为造成自身损害,他不能成为自身过错行为的受害者并以此要求赔偿。即同一法律主体不能既是侵权人又是受害人,驾驶人不得基于自身侵权行为造成自身利益损害而要求自己的保险人赔偿。

故,刘某贵不是案涉事故的第三者,上诉人不承担赔偿责任。故作出(2020)鲁13民终4369号民事判决:撤销一审民事判决,改判驳回齐某财的诉讼请求。二审判决作出后,齐某财不服,申请再审。理由如下:刘某贵虽是涉案保险车辆的驾驶人,但事发时其已经离开驾驶室并停止操作车辆,将自己置于车体之外,所处空间发生了变化,应属于受害第三者。同时、刘存责停车卸货,该行为亦属于对机动车的使用过程,刘某贵在使用机动车的过程中、被车厢挡板及所载货物石灰砸倒并烧伤,符合三责险的保护范围,保险公司应在第三者责任险的赔偿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二审判决的认定忘记了车辆是在停放中,刘某贵是在车外卸货,并非是在驾驶过程中。二审法院错误的理解了相关法律条文,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

高院裁判:保险公司不应该赔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六十五条第四款规定“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在责任保险中,被保险人是责任主体,第三者是权利主体,二者相互对立,同一主体在同一责任保险中不能既是被保险人又是第三者。案涉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中,被保险人是指投保人及其允许的合法驾驶人。投保人允许的合法驾驶人无论是否应对第三者负赔偿责任,其致害方的角色不变,都应与被保险人一并处于第三者的对立面。

刘某贵系投保人允许的合法驾驶人,其地位相当于被保险人,原则上不是第三者。根据侵权责任基本原理,任何危险作业的直接操作者不能构成此类侵权案件的受害人。驾驶人作为车辆的操作者,因过错发生交通事故产生损害,其操作行为本身是损害产生的原因,这种因果关系不因驾驶人物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即不论驾驶人于事故发生时处在车上还是车下,都无法改变其自身的行为是事故发生原因的事实。机动车驾驶人因本人的过错行为造成自身损害,他不能成为自身过错行为的受害者并以此要求赔偿。

即同一法律主体不能既是侵权人又是受害人,驾驶人不得基于自身侵权行为造成自身利益损害而要求自己的保险人赔偿。齐某财申请再审的理由没有法律依据,不能成立。

故作出(2021)鲁民申6598号民事裁定:驳回齐某财的再审申请。

快递单号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