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了高利贷未还,催收的人在门口写“大字”,还一直打骚扰电话,可以向法院起诉吗?
可以的!
虽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但生活中常常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有借未必有还或能还”。
于是,部分债权人在无力收回欠款时,会选择花钱请人去“催收”。
而有些催收人员为了赚取“佣金”,采用非法扣留或拘禁、短信电话狂轰滥炸、泄露欠款人隐私、冒充执法部门上门等手段。
呵,你的眼里还有法律吗?
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七)》中明确第二百九十三条之一相应的罪名为“催收非法债务罪”。
《刑法修正案(十一)》第293条之一:
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使用暴力、胁迫的方法的;
2.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
3.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
提取关键词:
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
那若是普通的民间借贷,债务人被一直骚扰或威胁该咋整?
放心,还有《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呢!
债务人可保留好所有骚扰证据,如通话内容录音、威胁恐吓类短信截图等,向警察蜀黍寻求帮助。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4.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6.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债权人看到这也别哭,钱还是有途径要回来的。
其实,与其找这些并未得到“官方”认可的催收公司,不如抱紧法律的“大腿”。
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谁还敢有异议呢?!
1.债务人暂无能力偿还但有还款诚意的,债权人可以和债务人再次协商履行债务的期限、方式、数额等,并签订还款协议。
2.或可向当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调解申请,经调解后形成协议。
3.或可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如债务人在规定时间内不履行义务,且未提出书面异议,就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4.直接向法院起诉,胜诉后仍不还款,就申请强制执行。
记住,走法院这条路——
一定要提前准备好借条、交易合同等能证明债务关系存在的证据,以及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的证据、债务人准确的基本信息等。
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的一件事,却因各种原因变得越来越复杂,甚至产生了诸多法律问题。
希望,大家以后都能做到“有借有还”。
1、本网所有内容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北京普律法律咨询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普律法律咨询",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律师 "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除注明"来源:xxx律师"的内容外,本网以下内容亦不可任意转载:
(1)本网所指向的非本网内容的相关链接内容;
(2)已作出不得转载或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声明的内容;
(3)未由本网署名或本网引用、转载的他人作品等非本网版权内容;
(4)本网中特有的图形、标志、页面风格、编排方式、程序等;
(5)本网中必须具有特别授权或具有注册用户资格方可知晓的内容;
(6)其他法律不允许或本网认为不适合转载的内容。
3、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不得进行如下活动:
(1) 损害本网或他人利益;
(2)任何违法行为;
(3)任何可能破坏公秩良俗的行为;
(4)擅自同意他人继续转载、引用本网内容;
5、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注明“转自(或引自)普律法律咨询”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www.pulv.xyz。
6、转载或引用本网中的署名文章,请按规定向作者支付稿酬。
7、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8、本网以“法定许可”方式使用作品,已与知识产权所有者签署合作协议并支付报酬。如有未尽事宜请相关权利人直接与本网媒体合作部联系,联系电话为:18310766123。
9、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