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安置房,原本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签了安置补偿协议,就真的能如愿分到满意的新房吗?
实践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和拆迁方谈妥补偿,好不容易签到了满意的补偿协议,等着分房,可等了好几年,却始终没有动静。之前承诺的好好的房子,到现在甚至建都还没有建起来。去找拆迁方要个说法,却被一拖再拖。面对此情此景,被拆迁人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下面拆迁律师团就这个问题具体为大家分析并提供应对策略。
拆迁安置却没分到房,主要有哪些原因?
一般来说,在遇到拆迁的时候,拆迁方会先有个大概的规划。对于建安置房的区位,以及安置房的建造结构、户型,楼层等,都有个施工图纸。等签完拆迁补偿协议之后,再按照图纸去实际的建房。房屋建成后,再给被拆迁人分房。
但是房屋的建成毕竟有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期间可能会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可能原本的房屋选址被实际用作其他用途了,无法继续建造安置房;或者说施工方因为资金问题停止修建了,安置房项目停滞;亦或是原本规划的可居住人数大于实际建造出来的可居住人数,部分被拆迁人无法参与分房。
另外,即使房屋建起来了,也有可能和当初的规划完全不同。想要的户型,楼层,实际上分不到了,或者说因为分房顺序的原因,当时约定的房屋已经实际分给了别人,补偿协议陷入了无法履行或者难以履行的地步。
签了补偿协议,征收方不履约,导致拆迁户分不到房,如何维权?
其实,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中有关于协议无法正常履行时如何处理的相关法律依据。第二十五条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补偿协议订立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也就是说,当拆迁方不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义务时,法律明确赋予了被拆迁人提起诉讼维权的权利。此时的协议,其实就是拆迁方与被拆迁人达成的合同,如果不按照合同的约定来执行,其本质上就是违约,被拆迁人可以追究拆迁方的违约责任。
但值得注意的是,向法院起诉,手上得有证据,毕竟空口无凭,所以我们要准备好当时签订的拆迁补偿协议。
如果说原件已经被收走的,要及时的找拆迁方拿回。若自己无法拿回的,可向律师寻求帮助,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拿回补偿协议,再向法院提起诉讼。
既然法律赋予了我们提起诉讼的权利,在真正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也要及时的行使,千万不要错过了诉讼时效。
1、本网所有内容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北京普律法律咨询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普律法律咨询",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律师 "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除注明"来源:xxx律师"的内容外,本网以下内容亦不可任意转载:
(1)本网所指向的非本网内容的相关链接内容;
(2)已作出不得转载或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声明的内容;
(3)未由本网署名或本网引用、转载的他人作品等非本网版权内容;
(4)本网中特有的图形、标志、页面风格、编排方式、程序等;
(5)本网中必须具有特别授权或具有注册用户资格方可知晓的内容;
(6)其他法律不允许或本网认为不适合转载的内容。
3、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不得进行如下活动:
(1) 损害本网或他人利益;
(2)任何违法行为;
(3)任何可能破坏公秩良俗的行为;
(4)擅自同意他人继续转载、引用本网内容;
5、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注明“转自(或引自)普律法律咨询”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www.pulv.xyz。
6、转载或引用本网中的署名文章,请按规定向作者支付稿酬。
7、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8、本网以“法定许可”方式使用作品,已与知识产权所有者签署合作协议并支付报酬。如有未尽事宜请相关权利人直接与本网媒体合作部联系,联系电话为:18310766123。
9、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